
贵州日报讯(记者 王雨)近日配资好评股票配资门户,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举办“劳模工匠进校园 优秀校友话传承”主题报告活动,特邀2025年“全国劳动模范”“大国工匠”获得者、1996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友陆萍,2025年“大国工匠”获得者、2003级冶金工程专业校友张伟重返母校,分享成长经历、诠释工匠精神,激励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、矢志技能报国。
活动以“传承”与“赋能”为主题,在温馨的“材冶家人”氛围中展开。主持人介绍,陆萍现任贵州钢绳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党支部副书记、副主任,长期从事钢丝绳制造技术研发工作,攻克多项“卡脖子”技术,主持起草ISO2408、ISO23213两项钢丝绳国际标准,获ISO国际标准化组织“卓越贡献奖”,实现我国该领域主导国际标准零的突破。她主导研发的密封钢丝绳产品打破国外垄断。
张伟现任中金岭南丹霞冶炼厂副总工程师,系有色冶金正高级工程师、特级技师。他扎根有色金属行业18年,主导建成国内首条年处理3500吨锌氧压浸出置换渣综合回收镓锗铟铜工业示范线;组织实施技术革新课题40余项,提出合理化建议百余项,获发明专利9项,发表论文30余篇,节约或创造经济效益超2亿元。作为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、韶关市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,兼任韶关市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,曾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青年拔尖人才、南粤工匠等称号。
报告环节,陆萍以“用拼搏定义青春,用奋斗书写人生”为题,回顾自己从求学到科研攻坚的成长历程,分享女性科技工作者追求“经济与精神双重独立”的奋斗感悟,鼓励学子主动探索、勇于挑战、明确目标。张伟围绕“扎根一线、实干报国”,讲述从校园到产业实践的转变,强调“精益求精、敢闯敢拼”的工匠精神,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务实指引。
互动环节中,两位校友就专业学习、科研创新、职业规划等话题与学子深入交流,用亲身经历拉近榜样与青年的距离,让“向劳模学习、向工匠看齐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材料与冶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丽远表示,此次活动是一场校友与母校的“精神对话”,更是“工匠精神”的接力传承。学院将持续搭建榜样育人平台,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,努力成为堪当行业重任的新时代材冶人才。
活动中配资好评股票配资门户,贵州大学副校长支启军为陆萍、张伟颁发贵州大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校外导师聘书。
港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